綠蘆筍新品種台南四號之育成

https://book.tndais.gov.tw/Magazine/mag51-1.htm
南市青農曾冠維嚮往農業自在愜意的工作模式,退伍後決定返鄉從農。初次踏入農業領域,堅持使用安全友善栽培模式,曾冠維投入資金設置溫室,種植台南四號綠蘆筍,但因不了解蘆筍特性,生長情形及產量都不盡理想。面積零點八分設施,去年總產量僅約五百公斤,較七百六十公斤的平均產量還低。經農改場個案輔導、參與農民學院課程進修,以有機質進行土壤結構改良,強化用藥安全,今年總產量已達一千三百公斤,蘆筍園種植的綠蘆筍也取得吉園圃認證 https://boylondon.tw/2014-12-25-1875/
曾冠維出身中正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,7年前卸下職業軍人身份到台南麻豆種蘆筍,他的溫室並非耗資百萬的鋼骨或力霸型結構,這次卻幾乎毫髮無傷,關鍵之一是他在興建過程中,發揮土木背景的專業,和廠商充分討論,加強屋頂和側邊強度,對於溫室結構和施工素質,他有很深的感觸要和其他農民分享。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26935